新春伊始,广西全区上下掀起“快干实干”的热潮。从大年初五,首趟农民工专列从桂林北站开出,600名广西外出务工人员当天抵达广东;到节后上班第一天,世纪工程平陆运河青年枢纽一期工程建设现场,500多台套机械轰鸣声响彻整个河床;再到边关重镇凭祥,1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……一种时不我待、你追我赶的实干精神开年即弥漫在八桂大地的每一个角落,坚定铿锵的脚步声释放着每一项工作、每一个计划都在快速推进的强劲信号。
人勤春来早,万事日相催。踏着春天的脚步,广西各地迅速开启“快干实干”模式,传递着一个鲜明的导向,就是立即紧起来、动起来、干起来,牢牢把握一季度攻坚突破的“黄金期”,拿出担当有为的主动性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、改革创新的原动力,促进工作上心、责任在肩、措施落地;聚焦稳预期、增信心、惠民生的重点难点问题,旗帜鲜明重实效、强实干、抓落实,推动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为全年工作开好局、起好步、打好底。正如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在广西一季度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的,干好一季度工作,广西要起步快跑,跑好第一棒,时间紧、任务重,没有捷径,唯有实干。
实干铺就成功路,让舞台更广阔。梳理广西的发展脉络,关于“势”的认知,对于“为”的决策,一以贯之,每一步都不会轻而易举,每一步都要付出艰辛努力。大街小巷人来人往、街边餐饮排队就餐、文旅行业快步复苏……春节假期,全区各地接待游客3185.11万人次,旅游收入200.78亿元,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5.1%和54.9%、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30.3%和34.8%。2023年,广西从全面繁荣假日市场、突出特色产品供给等16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,着力推进2023年文化旅游市场全面恢复振兴。这都是经济复苏的明显信号,串联起来就是“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”的最美图景,充分显现了“重实效、强实干、抓落实”的实践伟力,极大激发了八桂儿女起跑争先的坚定决心和信心。
实干开辟新赛道,让奔跑更有力。无须预测,新的赛道上,不可能都是风和日丽,也会有风雨交加,攻坚克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。机遇错失不得,发展耽误不得,工作折腾不得,事业懈怠不得。2023年度的工作大幕已经拉开,完成各项目标任务,不仅要量化、细化全年指标,更要以真抓实干开局破题。今年,广西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.5%以上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.5%以上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%以上,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%以上,力争新增城镇就业30万人……实现这样的目标,必须远离“空喊口号、花拳绣腿”,让“争分夺秒”“拼搏冲刺”成为全区的奋斗干事主旋律,使“吹糠见米、刀下见菜”成为常态、成为风尚,进而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。
实干架起追梦桥,让发展更硬气。无论是抢抓疫情“压峰”转段有利时机,不断增强消费和投资的双轮驱动力,还是坚定不移推动产业振兴、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;无论是扛稳“三农”工作重任,续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,还是关注民生关切、增进民生福祉,解决好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都不能有半点虚招。唯有破除思想束缚之“冰”、方法局限之“冰”,思想懈怠之“冰”,以实干担当的勇气和魄力,在攻坚克难、夙兴夜寐的砥砺奋进中,在步履坚定、铿锵前行的坚定不移中,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细落实,方能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图景,为确保“开门稳”跑好第一棒,赢得优势、赢得主动、赢得未来。